未来索引
开启左侧

解密空气净化器:疯狂贴牌致利润率高达76%

  [复制链接]
melion 发表于 2014-12-23 11:45: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 瞭
  导语:目前国内空气净化器使用的活性炭一般有三类:国外进口、国内自产和回收。比较好的活性炭100元一吨,中等价位的60元一吨,差的20元一吨。部分厂商为了降低成本,选择价格便宜的。

  张克(化名)目前定居深圳,是个小有成就的老板。他在山寨手机盛行的年代里注册了一家通讯公司,专卖贴牌山寨机。今天,在雾霾肆虐中国一些城市的时候,他又做起了空气净化器生意,仍然是卖贴牌机——同样的办公室,只是换了一个公司名称。

  张克的生意依旧很火,而且越来越火。在过去近两年时间,其公司推出的空气净化器在互联网上销售火爆。“或许我该感谢雾霾。没有雾霾,我可能就没生意可做了。”他对《瞭望东方周刊》说。

  像他这样市场嗅觉敏锐的逐利者不在个别。张克的直观感受是,从2012年底至今,深圳乃至整个珠三角地区瞄准空气净化器的厂家在大幅增加,如他一样做贴牌机生意的数不胜数。

  无论是今天市场上卖到万元以上的国外著名品牌,还是淘宝上数百元的不知名品牌,它们可能都出自珠三角的同一家代工厂。而有着隐秘血缘关系的它们,究竟因何而身价相差数倍甚至数十倍?其效能又有什么差别?

  虚虚实实洋品牌

  雾霾虽是当下中国的典型问题,但因雾霾催生的市场,却似乎是洋品牌的天下。

  行业研究机构中怡康向《瞭望东方周刊》提供的数据显示:2013年前11个月,国外空气净化器品牌零售量占全国市场的81%,国内品牌只占19%;其中,飞利浦、松下、夏普三大国外品牌,零售额年度累计同比增长率分别达76.93%、74.02%、433.87%。而在2014年1~5月,国外品牌销量在整个空气净化器市场占比高达81.99%。

  “中国消费者对于洋品牌过度信任,认为只要是国外的东西都比国内的好。实际上许多洋品牌的产品都是在国内生产的,只是挂了个国外的名字。”在某空气净化器厂家担任CTO的李洪毅告诉《瞭望东方周刊》。他此前曾在中船重工718所(主要研究潜艇的空气净化系统)工作。

  本刊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在中国市场上热销的国外空气净化器品牌中,大多数产品都在国内生产——夏普的产品产自上海,松下的空气净化器工厂位于广东顺德,飞利浦的中低端空气净化器在珠海生产,大金的空气净化器则由格力代工。

  在这个领域从业5年的王维(化名)告诉本刊记者,夏普、松下等日系企业通过在中国建立生产基地,产品完全国产化。

  目前在国内空气净化器市场占有率第一的飞利浦则是以卖韩国COWAY公司(韩国水质净化、空气净化和卫浴行业领军企业)的贴牌机起家。

  “COWAY在2008年进入中国市场时遭遇了严重挫折,转而与飞利浦合作,将自己的产品贴上飞利浦的标志在中国市场售卖。目前飞利浦在市场上销售火爆的AC4076、4074等以40开头的几款机器,都是COWAY公司生产的贴牌机,整机从韩国进口。”王维告诉本刊记者。

  不过,多数国外品牌在宣传时总是有意无意地忽略产地信息。本刊记者在北京市前门的一家电器专卖店走访时发现,销售人员在介绍上述几个国外品牌时会进行“产品是原装进口,质量肯定比国产的好”之类的宣传。

  在中国市场享有盛名的瑞典空气净化器品牌Blueair,在业内则有争议。

  王维告诉本刊记者,曾有接近Blueair的人士向圈内透露,这家公司在瑞典斯德哥尔摩的办公室就在一座居民楼里,且该公司的总经理是中国人,公司虽有几名瑞典员工,但其产品完全在中国生产。

  “洋品牌产品在外观设计、包装以及品牌打造方面确实比国产品牌强。”王维说。比如,Blueair就宣称获过瑞典杰出设计奖、德国红点奖等,但重点是,这些奖项单纯是针对产品外形设计的,并非产品性能。

  更有甚者,一些中国的投机商人专门跑到国外注册一个商标,然后回到国内卖贴牌机,化身洋品牌。

  本刊记者在调查中曾以经销商的身份联系了一家号称全国最大的空气净化器OEM及ODM供应商台州中黄工贸集团。该集团OEM贴牌负责人王全盼向本刊记者介绍说,该公司的一个客户就是专门去美国注册了品牌,再拿该厂的整机贴牌售卖。“他把外包装全都打上英文标识,让消费者觉得产品是个国外品牌,这样可以提高售价。”

  王全盼说,成本价为600多元的整机,该客户在贴上洋品牌后市场售价为2580元,价格上升了三倍多。

  此前央视曾曝光过一个空气净化器假洋品牌“康纳利”,也采用这种方式,在广东佛山的工厂里贴牌生产。

  中怡康的数据显示:2014年第一季度,线下销售额排名靠前的空气净化器品牌中,飞利浦均价在2947元/台,夏普在3307元/台,Blueair为5562元/台。相比之下,传统国产家电品牌售价多在2000元左右。而这样的价位在猎豹移动、果壳、小米等一批科技公司进入后,也被彻底击穿——果壳的小蛋1984元/台,猎豹的豹米998元/台,小米更使出惯用的低价战术做到了899元。

  价高未必质优。上海市质监局在2013年底的产品抽查中发现,包括飞利浦、夏普、松下在内的多个洋品牌,均出现标称适用面积不达标的情况。而在2014年4月中国消协对于多款空气净化器产品的测试中,洋品牌依然存在上述问题。

  而猎豹移动在推出豹米后,曾向外界展示了其产品与售价数千元的“洋品牌”飞利浦、巴慕达和Blueair产品的性能对比视频,豹米无论在滤网、电机等配置方面还是性能、净化效果上均不落下风。

  “洋品牌只是卖一个品牌价值,质量和性能不一定比国产品牌高。”李洪毅评价。

  疯狂的贴牌

  雾霾经济吸引更多的是像张克这样的投机者。

  研究机构尚普咨询在2014年1月给《瞭望东方周刊》提供的数据显示,中国生产空气净化器的企业有200余家,华东、华南地区的数量为192家,占空气净化器企业总数的86%。

  而今这个数字已经增长了50%。研究机构奥维咨询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10月,全国共有注册在案的空气净化器生产厂家逾300家。

  “这还仅仅是可通过公开渠道查询到的生产企业,不包括代工小厂。”奥维咨询家电事业部总监刘大任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上海市环境保护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总站实验室主任沈浩对本刊记者说:“国内一些中小企业为了分得一杯羹,仅注册一个商标然后通过贴牌的方式出售产品,连最基本的生产能力和生产技术都没有。”

  在刘大任看来,贴牌是空气净化器行业发展的必然产物,“就像山寨手机一样,一方面市场不断增加,蛋糕很大,另一方面技术门槛大大降低,生产周期缩短,这两方面的因素都促使贴牌盛行。”

  张克的供应商在“中国家电之都”广东顺德。这里除了有松下、海尔、科龙、格兰仕等知名家电企业建厂外,还有不计其数的中小型家电及相关配套企业。“不夸张地说,你在工业园区转一圈,就能找到一堆做OEM的工厂,很多都是以前做小电器的厂子。”

  中山市欧嘉电器有限公司即是一家典型的OEM厂商。该公司电商部经理杨浩告诉《瞭望东方周刊》,该公司所有产品使用的滤材均由3M公司的供应商提供,且采用的是目前市场上最先进的过滤技术,滤网由HEPA过滤网、活性炭滤网及光触媒过滤网三部分组成。

  不仅如此,该公司还能帮助客户进行产品外观设计。也就是说,客户不需要做产品研发与设计,只需付钱拿货即可。

  暴利时代

  “100台整机的起步价是410元/台,要得多,价格还可以更低。”杨浩说,这样一款成本在400多元的整机,贴牌后市场售价可以做到1680元/台,利润率达到76%。“当然,这个价格是由贴牌者说了算,想定多少定多少。”

  前述台州中黄工贸集团的OEM价格则更灵活。该公司官网显示:订购量1~199台价格为680元/台,200~499台价格为550元/台,500台以上价格为390元/台,如果订购量超过1000台则为350元/台。

  该公司贴牌业务负责人王全盼介绍说,该公司产品使用的是美国3M标准的HEPA滤网、专利活性炭、高效除甲醛滤网、500万负离子灭菌,跟国外品牌差别不大。正因为此,考虑到客户的利益,这家公司对于所有贴牌厂家的市场售价作了严格限制——不能低于980元/台。

  “正常情况下,同样机器的售价约为1280元至1580元/台,得保证至少50%以上的利润。”他说。

  张克的经验表明,贴牌机一般利润在70%以上,市场售价多是成本价的四倍。“做贴牌机生意的基本上都是通过线上渠道售卖,少了线下的店面费、渠道费等成本支出。”

  随着新进入者越来越多,价格越来越低,整个行业的利润已缩水不少。

  “在整个环节中,贴牌者是赚得最多的。一方面市场售价由他们来定,另一方面整机成本价也在不断压低,我们做OEM的利润很低,只能靠量来赚钱。”王全盼说。

  滤芯的猫腻

  本刊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国内市场空气净化器采用的除霾技术有两种,一种是静电除尘,一种是HEPA滤网过滤。李洪毅估计,“目前在国内市场,有四分之三产品采用滤网过滤方式。”

  而作为空气净化器的核心部件,滤芯一直被认为存在诸多问题。

  亚都内部技术负责人张亮(化名)说,空气净化器整机成本一般由四部分构成——结构(外壳、边框等)、电控(显示屏、电路控制、电机等)、净化材料(滤芯、滤材)、传感器。“净化材料在整机成本中的比重超过50%,如果控制了滤芯的价格,整机的成本就会降低。”

  按照欧盟关于空气净化器滤材的定义,依过滤效果不同,滤材可分为17个等级,包括目前市场上常见的F9、H10、H11三个等级,最高净化效率能达到99.99%。这也正是包括飞利浦、夏普、松下、亚都在内的国内外品牌一贯宣称的PM2.5去除率、甲醛去除率均能达到99.99%的由来。

  “根据我们的测试,大部分品牌的滤芯过滤效率达不到宣称的那样。”张亮说。这一点也被前述上海市质监局及中国消协的实验所验证。

  李洪毅表示,滤材因等级不同而存在价格差异。“目前国内市场上常见的几种滤材,每个等级每平方米差价约20元,最差的和最好的也就相差几十元。如果再加上滤材的加工方式、边框、密封工艺等,不同等级的2平方米的滤材,成本差异在100元左右,最便宜的约60元,最好的则约300元。”

  另一点常遭诟病的就是去除甲醛最常用的滤材——活性炭。活性炭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着滤芯吸附甲醛等气体的能力。

  《瞭望东方周刊》调查发现,目前国内产品使用的活性炭一般有三类:国外进口、国内自产和回收。“好一点的100元一吨,中等价位的60元一吨,差的20元一吨。不过,在中国市场有不少猫腻。”王维说。

  上海异亮世明净化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文哲峰告诉本刊记者,一些品牌为了节省成本,使用的都是“垃圾炭”(回收炭),“这类炭吸附能力很弱,且使用一段时间后容易释放污染物质,但是非常便宜,几元或几十元一吨。”

  如今,更多的产品开始使用经过二次加工的活性炭,这类炭不仅去除效率远远高于垃圾炭和原炭,使用寿命也较长。

  “活性炭的二次加工需要一定的技术,成本也较高。二次加工的活性炭,一吨在1000元左右,最贵的能达到10万元一吨。日本的一些厂商能把每吨1000元的二次加工活性炭转手卖到几万块。”文哲峰说。

  成本差异驱使不少厂商偷工减料、以次充好。“滤芯决定着净化质量,但消费者无法判断,所以厂商可以为所欲为。”王维说,有些厂家将低等级的滤芯包装成高等级的滤芯,更有甚者,一些厂家在同一批次产品中将不同等级的滤芯混用,以降低成本。

  按照王维的说法,目前国内空气净化器产品使用的滤芯基本上来源于三类供应商:第一是3M,价格最贵;第二是日本、韩国的,如日本东立,价格比3M便宜10%~20%,性能接近3M但寿命略短;第三则为国产滤芯,比如中纺,价格比3M便宜一半,性能和寿命也相差较大。

  “市场上很多产品都说用的是3M滤芯,实际上用的是国产滤芯。这样宣传才能定出高价,提高利润。”王维说。

  文哲峰所在的公司目前给多家国内外厂商提供滤芯。他介绍说,目前市场上最基本的四层滤网成本价为120元/套,两层(除PM2.5和除甲醛)成本价是60元/套。

  “120元的能保证去除效果达到99%,60元的不能保证。”文哲峰说。

  王全盼所在的台州中黄工贸集团也为一家洋品牌的滤芯供应商供货,100多元的滤芯被该供应商以1000多元的价格卖给洋品牌,而这个洋品牌的空气净化器市场售价约9000元/台,“可见这里面水分有多大。”

  搅局者之“新”

  新进入的这些科技类企业,不仅在产品功能和外观设计上作出了有益的创新,

  也彻底击穿了此前的暴利价格体系

  2014年12月9日,犹抱琵琶半遮面许久的小米空气净化器终于见光。如果算上猎豹移动的豹米空气净化大师和果壳网的“小蛋”,不到一个月,已有三家互联网公司密集推出了这类产品。

  对于传统的家电厂商和以高端为标签的洋品牌来说,众多品质不一的小品牌由于无法提供稳定的品质和服务,并不会对其产生多大威胁。真正的搅局者,是前述具备一定知名度的品牌商,而性价比,则是它们手中的利器。

  “这些新势力的加入必然会加剧行业竞争,加速产品和市场的成熟,最后受惠的是消费者。”国家室内环境与室内环保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宋广生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新战场

  中怡康给本刊提供的数据显示,2013年国内市场空气净化器销量为353万台,总市值达85亿元,较2012年的126万台销量和31亿元市值增长了176%。这一增长率是2012年的4.4倍,2011年的8倍。预计2014年,中国空气净化器的市场销量能达到576万台,市值达145亿元。

  传统家电厂商自然不会放弃这个绝佳的增长点。

  此前,美的集团(27.85, 0.22, 0.80%)宣布将由“空调制造商”全面转型为“空气服务商”,推出一系列以空气净化器为代表的家电;2014年初,海尔在美国CES国际消费性电子展览会上推出“空气盒子”;格力成立新品牌“大松”,专做空气净化器和净水机产品。

  中怡康的数据显示,相较彩电不到15%的利润、空调不足30%的利润率,空气净化器的毛利率能达到50%左右。

  除了传统的家电企业,一些与空气净化器毫无瓜葛的企业也参与进来。除了前述的小米、猎豹移动等企业,联想也通过与德国Luftmed公司合作,推出了三款空气净化器产品。

  在猎豹移动副总裁金磊看来,“外行”不一定是劣势。他对《瞭望东方周刊》说,“互联网企业是以用户体验为中心,传统企业更多的是以生产为中心。我们可以集中全力做好一款产品,而传统企业的产品型号多到自己都数不过来。”

  “新鲜的东西”

  “这些新势力为整个行业带来了新鲜的东西,那些基于产品本身的创新是用户非常需要的。”宋广生说。

  其中,智能化是最引人注目的特征。

  例如,豹米空气净化器配备了德国主动式激光探头,能够实时监测并显示室内空气变化,可分类查看房间内PM2.5的即时浓度数值,以及空气湿度、温度乃至异味。同时,还可以通过手机APP查看家中的空气质量并远程遥控开关机。

  三个爸爸智能科技公司的产品也是典型代表。该产品一个月内众筹金额达1122万元,成为国内首个众筹破千万元的产品。该公司CTO李洪毅告诉《瞭望东方周刊》:“这款产品能够自行根据污染指数进行机器功能强弱的调节,当污染值低于一定标准时,机器会自动待机。”

  本刊记者统计发现,目前国内众筹金额排名前十位的产品中,有三款是智能空气净化器。

  在科技公司的冲击下,一些传统厂商也开始思考改变产品的功能设计。飞利浦在给本刊记者的书面回复中说,该公司已于近期推出一款全新的智控空气净化器,利用手机APP实现远程控制。

  “把智能化说成噱头有失公允。智能空气净化器在产品的性能、工艺、外观等各方面都是有突破性改变的。”李洪毅说,除了使用顶级滤材,其产品还改变了以往产品前后进风、上部出风的模式,变成360度进出风设计,大大提高了净化效率。

  而为了提高CADR值同时降低机器噪音,豹米采用了日本高效静音电机,其风道遵循了阿基米德螺线设计原理,并经过上千次的空气动力学调试。这个全新的系统设计使得整机运行音量降低30%,空气循环率提升50%。

  新势力

  这些刚刚进入市场的“新势力”开始在传统品牌的领地上杀伐争夺。以2013年市场集中度排名前五的品牌为例,2013年上半年,前五名品牌的市场份额达到70%左右,而2014年上半年,前五名品牌的市场份额就降到了54%。这意味着很多新兴品牌在短短半年内就占据了一席之地。

  “垄断正在被打破。”宋广生说。

  对于消费者来说,激烈的市场竞争带来的直接好处是产品价格下降。中怡康的数据显示,2012年空气净化器市场平均单价为2653元,2013年2913元,而到2014年第一季度均价降至1573元。

  之前豹米的千元以内定价曾给业界带来不小的冲击,而小米899元/台的售价,则把之前号称“吓死同行”的果壳网“小蛋”1984元/台的定价彻底秒杀。以其406立方米/小时的CADR值来说,也比CADR值为408立方米/小时但售价超过6000元/台的Blueair 410B便宜了好几倍。

  如果仔细研究其配置,不难发现,与市场上在售的3000元/台以上产品相比,它们其实在同一档次。

  “未来空气净化器市场肯定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现在的几百家企业会死掉一批,最后留下来的都是实力雄厚的大企业。”李洪毅说。

  猎豹移动副总裁金磊则认为,未来一些受益于夸大宣传的中小厂商可能面临更大的压力,而大型厂商的生产销售也将更加规范。

  空气净化器国标升级

  在旧版国标的“推荐”而非“强制”的漏洞中,许多企业往往选择性地忽略,

  使用迎合消费者的数据,导致市场上到处都是“99%”、“99.9%”之类的净化效率,

  甚至以自创的测试方法来制造数据

  中国空气净化器市场在野蛮生长,而产品标准的制定和完善却慢得多。

  据2014年12月的官方消息,空气净化器国家标准(GB/T 18801)已完成征求意见稿,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国家标准委将于2015年上半年完成审定与发布。

  这个显得有些混乱的行业,终于要迎来官方规范了。

  本次标准修订的牵头人、全国家用电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马德军告诉《瞭望东方周刊》,为改进空气净化器国家标准的适用性,修订工作组在近两年内经历了“史上最难”的家电国标修订过程,“如今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国标并不强制企业执行

  关于空气净化器的性能标准,现行的GB/T18801-2008国标为推荐级,并不强制企业执行。

  正因为如此,企业往往选择性地忽略,使用迎合消费者的数据来宣传自己的产品,导致市场上到处都是“99%”“99.9%”之类的净化效率。一些企业甚至为了获得“漂亮”的数据,自创测试方法来制造数据。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告诉本刊记者,无论是美国AHAM(美国家电制造商协会)标准还是GB/T 18801,规定的测试环境都是30立方米,这更接近生活环境。但有些厂家,其中不乏某些国际知名大品牌,为了得到完美的数据,选用1立方米的测试环境。这将导致同一台机器测试数字差别巨大。

  “某大品牌曾因在1立方米条件下测试,被质检部门叫去谈话。之后另辟蹊径,用30立方米,但测试时间从6小时缩短到1小时,这又会导致不一样的结果。”上述人士告诉本刊记者。

  据一位参与新国标修订的专家也向《瞭望东方周刊》介绍:“由于早期版本的测试方法和评价方法存在不合理性,降低了可操作性,部分厂家钻漏洞,制造虚假数据,以便在销售端增加对消费者的吸引力,这导致了市场的混乱,让消费者无所适从。”

  这些测试、评价方法的不合理性,主要体现在去除气态污染物(甲醛、甲苯等)性能测试有难度,标准中没有规定空气净化器适用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固态污染物和其他污染物的过滤寿命等。

  例如,市场上空气净化器品牌最常见的标称是“甲醛去除率>99%”“PM2.5去除率>99%”等等,而消费者并不知道取得这一净化效果的试验条件,也不清楚目标污染物去除率是否代表空气净化器的净化能力。

  事实上,一些不良生产商会采用提高污染物起始浓度、缩小试验舱体积、延长开机作业时间等方法来得到这样的数据,做虚假宣传。

  艰难进化

  承担着引导、规范空气净化器市场健康发展重任的新国标,修订过程并非风平浪静。

  从2013年正式启动,到2014年11月初形成征求意见稿,耗时近两年。其间关于空气净化器评价指标的确定也有过多次争论和探讨。仅针对净化器产品的核心技术指标,就通过3~4家国家级第三方专业检测实验室、2~3个有资质和能力的大型企业实验室,分别开展了三轮、30余组样本的实验验证,历时超过一年。

  前述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表示,新国标之所以难产,源自“各方利益难以权衡”,例如对于净化器除甲醛与除甲醛滤网的寿命、适用面积的规定。

  以适用面积为例,一种观点认为应按照CADR×0.15来计算,另一种观点认为应该按照CADR×0.1来计算。而美国标准为CADR×0.0865。显然,系数值越大,适用面积也越大,标准实际上就越宽松。

  “对厂商来说,当然希望这一系数越大越好,这样在同样的CADR值下,他们的产品就有更大的适用面积。这一数值的变化,直接关系到现在市面上一些热销产品的实际性能——他们所宣称的适用面积通常是采用较大的系数。”上述参与标准制定的专家对本刊表示。

  据了解,在修订版的新国标中,虽然将这一系数定在0.07~0.12之间,但并不强制要求厂商标注这一属性。

  在中国,甲醛污染最为典型,但在国际上并没有可借鉴的标准,所以,是继续沿用GB/T18801-2008版的气态污染物洁净空气量,还是使用甲醛去除率的方式来评价,成为争论焦点。

  马德军告诉《瞭望东方周刊》,标准修订工作组做了许多开创性的研究和实验工作,最终新国标确立以CADR为核心评价指标,也因此在甲醛去除评价、测试标准方面“取得了世界领先的成果”。

  新国标将于2015年出台

  据了解,此次空气净化器的标准修订,相比2008年版的国家标准,进一步完善了评价空气净化器的两个基本技术指标。一是常态性指标,即CADR值,也就是针对目标污染物(颗粒物和气态污染物)的净化能力;二是长效性指标,即“累计净化量”,指空气净化器连续工作过程中,累计去除的目标污染物的总量。

  实际上,CADR值究竟该如何定义,许多消费者都不明白。“一台颗粒物CADR值400的机器,气态污染物的CADR值可能不到100。因为目前的技术还不能很好地去除气态污染物。同时因为针对颗粒物和气态污染物的去除机理不同,CADR的理论依据对于气态污染物并不适用。”前述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表示。

  本次征求意见稿就把空气净化器去除的目标污染物明确定义为颗粒物、气态污染物、微生物三类,增加了“适用面积”“使用寿命”等参数,规范滤材更换(清洗)等信息,便于消费者选购。

  马德军对本刊记者强调,市场上常见的“PM2.5去除率99.99%”“去除甲醛99%”这类净化效率的宣传,在新国标里找不到。“净化效率代表的是一个状态值,在一个时间段达到去除目标污染物99%,不代表空气净化器的净化能力,有些企业将通过改变测试舱大小、延长测试时间得出的最高值作为宣传卖点,是误导、欺骗消费者的行为。”

  据了解,修订版国家标准预计在2015年下半年正式实施。

  对消费者来说,届时只需认准代表空气净化器净化能力的CADR值,即空气净化器在一个密闭空间里正常运行,单位时间内能够产生洁净空气的量和CADR衰减至初始值一半时,累计去除的目标污染物总量、净化能效、噪声等性能特征标志,而对仅宣称“PM2.5、甲醛去除率99%以上”却没有标注测试时间、空间大小等信息的产品,可以敬而远之。

  马德军告诉本刊记者,立足中国国情、与国际接轨的新国标,不仅将起到净化国内空气净化器市场的作用,还有利于消除国产空气净化器品牌出口的贸易壁垒和障碍,针对甲醛的标准也将为发展落后的国家提供范本。

  检测机构哪家强

  所谓的民间测试如有资金支持,无疑是一种商业活动,既不专业也不公正,没有实际意义

  与业已成熟的空调、电视等传统“舒适性”家电不同,目前消费者面对以“健康”为主要诉求的空气净化器,几乎没有甄别能力。除了空气净化器本身净化效果可感知、可体验性差(人的感官很难分辨出室内空气质量的变化),商家自述净化效果的可信度同样无法保证。

  于是,第三方机构的测评报告、认证,甚至资深用户的使用点评,成为消费者的重要参考依据。

  除了来自行业媒体的非专业机构测评,在网络论坛上,也不乏一些空气净化产品的“发烧友”“科技达人”历数“最强空气净化器十大品牌”及其优缺点。

  在国家室内环境净化治理专业委员会专家、上海交通大学[微博]教授吴吉祥看来,“所谓的民间测试如有资金支持,无疑是一种商业活动,既不专业也不公正,没有实际意义。”

  全国家用电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马德军告诉《瞭望东方周刊》,按照国家规定,检测机构必须获得GB/T18801-2008空气净化器国家标准的认证、国家认证认可监督委员会的授权,拥有规范的检测环境——30立方米测试仓,并且对所有认证项目都有检测资质。

  旺盛的需求使得市场上大量不具备资质的非正规检测机构涌现,为一些投机性企业出具“定制”式的数据、报告。而至于其测试方法是否合理,质检和工商部门因为没有标准依据,也无法监管。

  2014年7月,国家室内车内环境及环保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在苏宁电器(9.01, -0.02, -0.22%)的电商平台上采购了销量最大的10款空气净化器,经过一个月的检测,形成了“中国首次空气净化器主要性能测评结果”。报告给出了这些产品PM2.5的CADR值和产品性价比排名,并得出甲醛净化性能普遍较差的结论。


  对此,上海市环境保护工业行业协会空气净化器专业委员会和空气净化器行业联盟提出质疑,认为“目前国内外并无任何标准对空气净化器除甲醛性能的有效和无效进行界定”,所以该测评得出“空气净化器除甲醛基本无效”的结论有明显错误。而按照CADR/价格的计算方法得出“性价比”,并对所检产品进行排名,“就如同把汽车的最高时速除以车价得出汽车的性价比一样”,“十分荒谬”。

  在中新宜居(北京)环境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院长苗元华看来,检测机构的公正性正是来自于与被检测方无任何利益关系,所以这样的角色,一般只能由国家机构承担。

  但是,并非所有的国家机构的检测结果都能保证公正。例如,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本身也是空气净化器的研制单位,已有源之圆、益来康、海曼普等多款空气净化产品。苗元华认为,这种“裁判员跑到赛场当运动员给自己打分”肯定是不行的,做检测的国家机关为保持权威性,就不应该推出相关产品。

单火调光美莱恩,护眼、智能 、很省心!http://www.melioncn.com

精彩评论1

华尔思冰冰 发表于 2014-12-23 12:26:06 | 显示全部楼层
智能技术共享平台 - 未来论 http://www.mywll.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阅读排行 更多
广告位
!jz_fbzt! !jz_sgzt! !jz_xgzt! 快速回复 !jz_sctz! !jz_fhlb! 搜索

智能技术共享平台 - 未来论

关注服务号

进入小程序

全国服务中心:

运维中心:天津

未来之家:天津 青岛 济南 郑州 石家庄

                商务邮箱:xy@mywll.com

Copyright © 2012-2021 未来派 未来论 (津ICP备16000236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