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元庆:人工智能开启智能互联新时代
在昨天的世界互联网大会全体会议上,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对智能互联网的未来特征进行了精彩的分析,提出集成式的服务创新和开放式的技术创新是互联网两个大的发展趋势的观点。在今天上午的移动互联网论坛中,杨元庆着重对人工智能未来的发展方向谈了自己的看法和联想的实践:人工智能未来的方向是将智能终端和云大脑完美结合,在这个演进过程中,各行业都会“服务化”,开放式的创新平台将成为技术创新的支撑;对人工智能的未来而言,无服务,不设备;无开放,不创新。互联网形态正在快速变化,人工智能极大地推动了这一进程。人类已经经历了从PC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的一次大跨越,而现在,互联网新的阶段——智能互联网(SMARTINTERNET)已经来临,并且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类的生活。在杨元庆看来,智能互联网会更加智慧地为人们提供服务,这其中包含了人工智能的两个分支:一个是perception(感知能力),另一个是cognition(认知能力)。无疑,杨元庆提出的这两个“能力”,不仅让人类感知世界的深度和广度大大增强,更大的价值在于,通过未来智慧化的云大脑,将会最大幅度地提高智能终端的人性化能力,并最终通过“云大脑”与智能终端广泛交互,实现更具现实意义的人工智能终端的普及。
在杨元庆今天的演讲中,他认为未来的人工智能应该具备四个特点。
1
在杨元庆对未来的描绘中,未来“智能终端和传感器将无处不在,基于大数据的自我学习能力会让智能终端越来越聪明”。同时“智能终端不断地感知周围环境,在云端汇聚成几何级增长的海量数据,并通过算法的不断演进,在云上形成新的认知。”
事实上,在杨元庆对人工智能这一描述中,可以看出未来的智能终端是具备“深度学习”能力的,而赋予这些终端更高智慧的则是云端的计算。
2
人工智能的第二个特点就是“人与智能终端的交互方式将更加自然,设备会越来越‘懂你’”。
杨元庆进一步解释到,“比如我们今年六月份在金山发布的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手机(Phab2 Pro),它有很多传感器,可以感知3D空间,进行运动追踪。有了这个能力,就可以用手机的相机功能,在家庭环境在实景下上网,把在网店里看中的家具,摆放在增强现实的家庭环境里,从而看到模拟的真实的效果。如果你满意的话,可以马上就下单,大大减少了我们挑选家具的难度。”
3
在讲到第三个特点时,杨元庆认为,“在人工智能 互联网的驱动下,各行各业将越来越“服务化”。不管硬件厂商、还是服务厂商都在整合设备、云和服务,开展集成式的服务创新。”
云计算提出了一切皆服务的概念,而在人工智能时代,杨元所说的“集成式服务创新”,更多的指向是未来在我们身边的一切设备、装置都是智能化的,而这些智能终端提供的服务会因需求的增加提供更多的创新性服务,那是一个真正的“一切皆服务”的时代。而未来的一切服务,都是基于智能终端和云大脑存在的。
事实上,从杨元庆的这些论述中,我们可以大致理解今年初联想集团战略调整的价值。处于在设备(PC 移动终端)和数据中心(云计算)两端业务上的联想,在整个行业所处的地位极为特殊且具有不可替代性。随着终端的智能化和数据中心的智慧化,势必催生出巨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和深度学习的需求,而这恰恰是人工智能的基础。联想如此积极地在人工智能领域布局,正是基于对自身业务成长和行业发展的深刻洞察。
4
“在智能互联时代,更加呼唤开源开放的创新平台,实现依托产业链、生态圈的开放式创新。”杨元庆认为的人工智能时代的第四个特点,其实更多的意义在于,如何在未来的人工智能时代,让行业以及社会保持持续性的技术创新。杨元庆在演讲中说,智能设备多了,它们之间的互联互通、协同应用就变得越来越迫切,越来越重要,因此又要求产业里面能够制定出协议、规范、标准,让更多的厂商能够参与进来,进行开放式的创新。
联想刚刚推出 Moto Z 就是这样一款手机。联想把手机变成硬件平台,通过统一标准,让它方便地连接更多的硬件设备,而这些硬件设备又可以连接到更多的云服务。Moto Z 连上JBL音箱模块,就能变成随身的Hi-Fi;连上哈苏摄影模块,就能变成单反相机。现在手机厂商们都在讨论手机上的摄像头有多好,联想换了个思路将手机变成了“相机”,并实现同步共享。这一解决方案在业界遥遥领先,也可给其他厂商提供了借鉴。
在可预见的未来,正如杨元庆所言,智能终端提供的是集成化的服务,而这种服务本身才是人工智能时代最大的价值,当然这种服务必需依托一种开放的创新平台,就如先行一步的 Moto Z 一样,不同的是,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在演讲的结尾,杨元庆给人工智能时代描绘出了一幅美好的图画,他说“今年是人工智能的概念诞生60周年。60年来,我们对人工智能有过许许多多美好的想象,幻想他会像我们一样有喜怒哀乐,担心他们会太聪明了而反过来控制了人类,或者取代了人类,这些都是影视剧的好题材。但我们都知道,人有两个大脑,一个是左脑,用于记忆和计算,另外一个是右脑,可以进行艺术和创造活动,这部分的能力,设备不可能轻易具备、轻易取代。未来,我们不应担心人工智能PK人类,而是要更加大胆设想,人类 人工智能,如何能让人类更加强大,让生活更加美好。”
确实,人工智能对于人类来说,就是把理想照进现实的过程。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