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远 发表于 2015-9-28 02:11:10

深度剖析智能家居:你的一手好棋,怎么跟巨头一起玩

深度剖析智能家居:你的一手好棋,怎么跟巨头一起玩【附】2014智能家居发展报告(完整版)http://mmbiz.qpic.cn/mmbiz/c7OlGzYnb8y29qxWNMr7e7ll8uTx8DKpJmguCxGDgDoheOXALoGpxefP0knpQ1zHKP6JicVDxEib3EDGbDHQdIcg/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
摘要:目前智能家居仍处于起步阶段,市场需求大,没有好产品。中国的“互联网+”的红利以及巨头们搭建的生态平台。智能家居现阶段发展到什么阶段了?本篇报告最后会介绍腾讯、阿里、京东、小米这些巨头们在下一盘怎样的棋。
报告正文一、智能家居的前景、现状和瓶颈1、智能家居行业空间巨大二十多年前,科技的客观条件决定了盖茨的未来之家只能由其专享,而如今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当初的限制条件正在不断被克服,比如“未来之家”中当初48公里长的电缆,现在只需一个WIFI模块就能轻松替代,普通消费者的智能家居时代逐渐到来。智能家居行业空间巨大,据统计,2011年我国智能家居销售额已达110亿元,2012年这一数据为150亿元,2018年我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将达1396亿元人民币。而根据JuniperResearch的预测,2018年全球智能家居市场规模将达710。

2、智能家居行业尚处发展初期经过10多年的发展,我国智能家居行业经历了概念期、开创期、徘徊期,尚没有重大突破,在互联网巨头加速介入之后,行业正式步入发展初期。从产品形态角度看,智能家居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单品智能化、不同产品之间联动和系统化实现智能。作为一个庞大的生态系统,智能家居行业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即单品率先实现智能化,而后不同智能单品之间不断进行联动并逐渐进化变革,最终每个产品能够无缝接入,家居产品系统化实现智能。目前我国智能家居行业尚处发展初期,单品智能化的实现正处加速发展。

3、智能家居行业痛点:没有好产品、价格贵随着互联网巨头的加速介入,智能家居概念在消费者中得到快速普及,但行业当前最核心的矛盾在于用户的有效需求无法得到满足。根据腾讯发布的《2014年国内智能家居市场发展报告》(本文后附完整版),在5万个受访用户中,95%以上用户对智能家居感兴趣。但在满意度上,近90%的消费者认为目前智能家居产品低于预期,甚至40%消费者认为跟预期完全不沾边。
在消费者最担心的问题中,“价格太贵””和和“实用性差””占比达到70%,这也进一步说明了智能家居行业尚处发展发展初期,单品智能化的瓶颈都尚未突破。在价格上,不同区间都有大量支持者,3万以上占比达到25%,这说明消费者对智能家居价格接受程度比较高,但从大部分消费者能够接受的价格水平来看,目前“轻量化智能家居”仍占据主流。此外,实用性差是阻碍消费者购买智能家居产品的第二核心因素,这说明智能家居生产商提供的产品无法有效匹配消费者的需求。
因此,智能家居行业要想取得快速发展,必须要突破“实用性差”和“价格太贵”两大核心瓶颈。但在可行性和优先级上,产品实用性问题的解决在当前阶段更可行,因为在目标消费群体对价格不太敏感的智能家居行业,大部分产品价格的大幅下降将基于消费者规模大幅扩大的基础上,因此现阶段提高智能家居产品的渗透率才是最核心的矛盾。


二、“互联网+ ”:突破智能家居的核心瓶颈
1.智能家居浪潮中大型互联网公司具备天然优势智能家居的核心在于“智能”,对传统家居产品来说,这是一场变革,而非单纯的改进。这一点可以在腾讯家电的消费者调研中得到体现,50%以上的消费者认为大型互联网公司更有希望胜出,而消费者在选择智能家居品牌时最关注的是“创意”和“人文关怀”,这些属性都更契合互联网公司的文化。从这个角度看,传统制造商并不因为其产品生产经验而具备优势,创意和文化等互联网元素才是企业最核心的竞争力。

2、“互联网+ ”的动力之源从“互联网+”的颠覆性上看,50%以上消费者更看好大型互联网公司有其合理性,“互联网+”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互联网行业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网民规模已达6.5亿。2003年,我国网民数仅为0.79亿,网民渗透率为4.6%,到了2014年,我国网民数为6.5亿,智能手机用户为5亿,网民渗透率达到48%,11年间我国网民数增长了8倍。大规模的网络连接和变革力量已经开辟出一个崭新纪元——“互联网+”时代。中国目前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智能终端市场,互联网规模是美国的两倍,相较于其他国家,更广泛的信息设备安装、更大规模的在线人数和薄弱的工业经济基础,使互联网在中国将更具颠覆性。


互联网颠覆传统行业的动力之源主要来自云网端、数据资源和大规模社会化协同三方面。随着云计算、大数据基础设施强势突破,互联网、物联网基础设施快速渗透,以及智能终端、APP应用异军突起,云网端已经成为叠加于原有基础设施之上的新基础设施。大数据作为“互联网+”时代的新生产要素,正在从以控制为出发点的IT时代走向以激活生产力为目的的DT数据时代。而包含了共享经济、网络协同和众包合作等方面的大规模、社会化协作也在不断冲击传统的企业边界、生产组织体系和劳动雇佣关系。



3、硬件商与互联网巨头合作:突破智能家居的核心瓶颈在新技术不断涌现的时代里,智能家居行业最核心的瓶颈不在技术,而在于市场,如何让供给与需求快速适应才是最关键的问题。在尚处导入期的智能家居行业,硬件生产商的短板在“智能的实现”上,互联网科技巨头的短板在“专业硬件生产”上,两者的互补有助于突破行业发展的核心瓶颈.
从硬件生产商的角度,互联网巨头利用“云网端”和“大数据”资产能够为其提供的帮助,一方面体现在“更好的挖掘消费者需求”上,另一方面体现在未来的“产品联动实现”上。此外,互联网公司的流量资产也能够提升智能家居产品销售环节的效率。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4年网购金额在各省社零总额排名中位列第二,仅次于广东省,规模巨大。在实体零售和网络零售对比中,网络零售的交易效率远高于实体零售。阿里巴巴、腾讯微店和京东等电商平台的数据和流量资产有助于锁定智能家居的潜在消费群体,加快推广速度,提升销售规模。

而从谷歌、苹果、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京东等互联网巨头的角度看,与智能硬件和智能系统生产商进行合作能够弥补智能家居硬件和系统等专业环节的不足,进而有利于快速抢占智能家居平台市场。因此,一个成熟共赢的智能家居产业链应该包含智能硬件、智能系统和智能平台三大核心要素。而每家公司都有自己的能力范围,互联网巨头和硬件制造商彼此合作,才能在尚处导入阶段的智能家居领域走的更快更稳。

4、案例:谷歌的智能家居生态圈目前在智能家居生态圈搭建领域,谷歌走在了最前面。回顾总结谷歌在智能家居领域的领域,可以发现在收购Nest之前谷歌的尝试基本全军覆没,直至收购Nest才在智能家居领域奠定领先地位。谷歌作为一家软件公司,具备运营优势,但硬件领域是其短板,在收购Nest之前,谷歌推出的Powermeter、GoogleTV、NexusQ和Android@Home产品基本全部失败,其最核心的,原因在于受能力范围所限,谷歌无法做出有吸引力且易于使用的智能硬件产品。


NestLabs由托尼?法德尔创办,在2014年初被谷歌以32亿美元的报价收购,Nest最初的核心产品是温控器和烟雾报警器等数据监控装臵,被谷歌收购后同年6月Nest宣布以5.55亿美元收购智能摄像头领域的领军企业Dropcam,同年10月Nest再次宣布收购生产智能家居硬件中枢控制设备的公司Revolv。目前,通过Nest可以支持的设备包括了Nest烟雾探测器、Dropcam摄像头、BigAss风扇、Lifx智能灯泡、罗技Harmony遥控器、JawboneUp24运动手环等。从Nest的角度看这次合作,Nest创始人曾在采访中表示公司产品背后80%的工作都是建设和运营其产品所依赖的基础设施,而这恰是谷歌所擅长的地方,谷歌不仅积累了海量数据库而且具备利用这些数据的技能经验。因此,总结谷歌在智能家居领域的探索之路,不难发现硬件、系统和平台公司互相合作是一条不二法则。




5、其他 IT 巨头在智能家居领域的合作布局(1)苹果苹果在智能家居上的操作手法与谷歌相反,但最终目的都是一样——实现软硬件结合,尽管苹果在智能家居起步较晚,但基于其在物联网领域的优势,极具竞争力。结合苹果在物联网领域的平台优势,其在战略上偏向于以软件带动硬件。2014年6月,苹果在全球开发者大会(WWDC)上推出了其智能家居平台Homekit。Homekit整合了Siri语音功能,可让用户通过iPhone和iPad等设备实现对门锁、窗帘、照明、恒温器等家居设备的控制。同时,该平台对第三方智能家居硬件产品进行MadeforiPhone(MFI)认证,借此提升设备互联的便捷性,让用户的智能家居操作更为简单。Homekit自身并不生产硬件,但是它向第三方开放应用程序接口(API),第三方硬件产品只要符合MFI认证就可以接入。目前,美的、海尔、飞利浦和霍尼韦尔等制造商已经与苹果建立合作关系,而首批支持HomeKit平台的智能家居设备将于2015年6月上市。




(2)阿里巴巴阿里在智能家居领域的发展战略也是基于平台优势,积极寻求与硬件制造商的合作,进而搭建完整的生态圈。具体来看,阿里凭借自己的销售渠道、大数据、云计算等核心优势在智能家居领域推出淘宝众筹、智能云、百川计划和天猫电器城四大业务板块,其中,淘宝众筹主要是为专注于智能硬件制造的创业企业提供资金,智能云提供技术支持,百川计划为企业移动应用开发提供平台支持,天猫电器城则凭借流量优势提供销售渠道支持。阿里巴巴在智能家居领域的布局基本涵盖了孵化、资金、技术、生产、销售等产研销环节,并实现了对大中小型硬件公司全覆盖。目前,海信、科龙、格兰仕、艾美特、海尔、科沃斯、长帝等100多家企业已加入阿里智能家居生态圈。


(3)腾讯与阿里类似,腾讯在智能家居领域的布局也是凭借平台,寻求硬件制造合作者。腾讯最大的优势在于其拥有的8亿QQ活跃用户、4亿微信用户以及1亿应用宝用户。基于大规模用户构建的平台优势,腾讯推出了QQ物联平台,平台功能定位于软件连接硬件、硬件连接硬件、硬件连接服务。与阿里巴巴搭建生态圈的战略类似,腾讯希望将QQ物联打造成为一个硬件创业扶持基地,从而建立包括资金、设计、研发、销售、传播等环节在内的智能家居生态圈。目前,腾讯QQ物联的首批合作企业有康佳、英特尔、NXP、美国博通、丰唐物联、康康血压等诸多国内外知名硬件制造商,产品类别横跨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智能车载、健康设备等领域。



(4)京东京东在智能家居领域最核心的优势在其平台销售渠道所积累大规模3C用户基础,2014年上半年京东在家电网购的市场份额达58%,凭借着平台所积累的大数据资产,京东在智能硬件的用户定位显得更为精准。京东的战略是基于平台优势,通过合作或投资的方式打造智能硬件生态平台。在智能家居领域,京东与硬件制造商的合作除了提供用户需求的数据,还包括销售和融资上的帮助,一方面是通过给予硬件生产商流量补贴来支持硬件产品的销售,另一方面是京东金融为智能家居硬件生产商提供融资平台。具体来看,京东在智能家居领域推出了JD+项目、京东超级APP、京东众筹、智能生活馆,对智能硬件厂商分别在技术、金融、销售、软件领域进行了覆盖。目前,京东已经与美的、科大讯飞、Broadlink建立了合作关系,并投资了近10家硬件创业企业。
京东还推出了智能家居平台——京东微联,一方面用户通过微联App来对各种品牌的智能产品进行远程控制,以此来实现不同产品之间的联动,另一方面京东微联能够收集个人健康、运动、睡眠等方面的信息,进而提供个性服务。在2015年5月的亚洲消费电子展上,京东展出其与科大讯飞合作的叮咚智能音箱,以及与长虹合作“流云”移动电源。


2014年国内智能家居市场发展报告(完整版)一、智能家居启蒙靠比尔·盖茨,市场引爆靠谷歌智能家居是一个很“古老”的概念,智慧家庭、智能住宅说的其实都是同一个事情,近年来,智能家居的说法才算统一下来,提及智能家居,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说的就是家居生活智能化的事情。
如果要给智能家居下一个定义,我认为应该是这样的,智能家居是家居平台物联网化的结果,在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技术和通讯技术的趋势下,通过物联网技术将家居中的各种设备连接在一起,并能够统一协调管理,最终为提供更为舒适、安全、便捷、环保的生活环境所服务。
1、智能家居从智能建筑谈起说起智能家居的起源,要从上世纪80年代年美国联合技术公司承建的“城市广场”说起,城市广场(City Place)是1984年美国联合技术公司对康涅狄格州哈特福德市一座旧金融大厦进行改造的结果,这是世界公认的第一座智能大厦。这座大厦共有40层,装备了先进的设备管理系统、通信系统、自动控制系统以及自动办公系统,成为了智能建筑领域标志性的产品。
随后,1985年,日本在东京青山建造了本田青山大楼,1988年,英国非营利组织“完整”组织在自己的建筑研究开发中心建造了一座“完整”别墅,全球智能建筑都得到了长足发展。相关数据显示,在1989年,欧洲各国智能建筑的比例普遍在5-10%之间,而智能建筑在英国、美国、日本等发展得更快。
很多的产品都是先出现在商用领域,然后才转向消费领域,智能家居也是如此,实际上智能建筑正是智能家居的商用版,在商用领域得到长足发展之后才开始转向消费领域,让个人用户也能体验到智能化的家居生活。
2、比尔·盖茨智能豪宅成智能家居经典案例智能建筑的出现虽然让更多人开始关注自动化技术在楼宇中的应用,但真正对大众起到智能家居概念启蒙的是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Bill Gates)的智能豪宅。比尔·盖茨位于华盛顿州梅迪纳的智能豪宅于1997年建成,这一建筑完全按照智能住宅的概念建造,耗时七年,花费高达970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近6亿元。建筑内有多个高性能的Windows NT服务器作为系统管理后台,所有家电、门窗、灯具、池塘、水族箱均由电脑控制,灯光和其他家电的设定都是自动调整,宅中的一棵百年老树配有传感器,可以根据需水情况实现自动浇灌,每个访客都需要配备作为身份标识的电子探针,方便系统知道其所在位置,这一整套设计即便放到现在也十分出众,更何况是在1997年。
当然,比尔·盖茨的智能住宅也相当奢华,其具有7个睡房、24个浴室、6个厨房,而且并不仅仅是住宅,还包括办公室、体育馆、图书馆和会议中心,占地超过6000平方米,最为大家津津乐道的是其客厅,客厅的背景墙是一个巨大的水族箱,其中养着鲸鲨等稀有物种。高度智能化加极度奢华两个标签组合在一起之后,比尔·盖茨的豪宅就已经成了智能家居的最典型案例。


3、谷歌收购Nest引爆智能家居2014年初,谷歌以32亿美元的报价收购了由托尼·法德尔(Tony Fadell)创办的智能家居公司Nest Labs,而托尼·法德尔是前苹果公司iPod部门主管,被誉为是iPod之父,因此Nest从创办之初就备受关注,随着谷歌宣布收购,Nest火了,智能家居也彻底被引爆了。

二、智能家居只是虚火,消费者对现状不满意
2014年被誉为是智能家居的元年,发展至今,期间有无数大企业和小公司进入这一领域并推出相关产品,经过一年的洗礼,大众消费者对于智能家居这一概念又是怎么看的呢?
腾讯家电做了一项关于智能家居的调查,调查涉及20个问题,涵盖了对智能家居认知的各个方面,答完全部问题才算一个有效样本,这一调查在腾讯网多个用户群反差较大的频道进行推广,最终获得了50338个有效样本,从中可以一窥国内消费者对智能家居的一些看法。
1、智能家居吸引力巨大在参与调查的用户中,高达95.19%的网友表示对智能家居感兴趣,可见智能家居吸引力之大。智能家居是互联网技术和自动化技术发展的必然,对其可以从四方面考量:
1)对于国内的互联网企业来说,试图通过互联网来颠覆每一个传统企业,家居行业也不例外;
2)而对于家电企业来说,已经很久没有可以让人兴奋的关注点了,智能家居恰恰是这样一个契机;
3)对于创业者来说,在此之前从没想过Nest卖给谷歌可以值32亿美元,或试图改变点什么或希望一夜暴富,无论抱着哪种心态,都促使创业者们进入这一行业;
4)而对于投资者来说,钱从来不是问题,问题是没有好的项目,智能家居市场容量如此之大,乃至于其中的每一类产品几乎都让人有无限的想象空间,于是资本也蜂拥而至。
在沉寂了几十年,国内智能家居市场也终于火了起来,随处可见相关的宣传,这也是在调查中网友对智能家居认知度如此之高的原因。


2、消费者对现状不满但同时我们还要看到另外一个问题,如果让网友自己描述一下什么样的生活叫智能家居时,很多人实际上没办法说清楚,这一点我们在做街头采访的时候感受尤为明显,圈内圈外对智能家居的认知完全不同,智能家居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呈现出“虚火”的症状。
出现这样的结果有两个原因。一个原因在于智能家居在国内的发展较晚,进程缓慢,消费者缺乏引导,市场也缺乏培育。在2014年以前,智能家居这一概念只在非常小的一个圈子里流行,谈及智能家居的基本都是圈内的专业人士,到了2014年之后,智能家居的概念才逐渐在大众中开始流行,但进入这一领域的企业都更多是为自己的利益考虑,推动也是自家的产品,但智能家居不是一个产品,而是一个系统化的概念,国家标准没有跟上,也没有一个部门或组织来对市场进行培养和教育,导致消费者对智能家居虽然感兴趣,但却是缺乏进一步认知的,难以将其具象化。
另外一个原因是智能家居是一个非常大的概念,没有厂商敢说能做智能家居的全部,消费者就更加盲人摸象。在智能家居的这个行业里,有做方案的、有做平台的、有做入口的、有中间件的、有做软件的、有做配件的、有做芯片的、有做终端产品的,还有做渠道的,没有任何一个厂商敢说自己能做智能家居的全部,因此每一个节点的厂商所描述的也不是智能家居的全貌,既然如此,即便这些厂商各自都能覆盖很多的用户,但对于用户而言,无法对智能家居有一个整体的理解,想说清楚什么是智能家居就更不可能了。
智能家居不仅是互联网技术和自动化技术发展的必然,也是人们对生活品质需求不断提升的必然,可以讲,智能家居本身就是一个因矛盾而发展的结果,这个矛盾就是先进的互联网及自动化技术和落后的家居产业之间的矛盾,也是人们对生活品质不断提升和家居产品体验停滞不前之间的矛盾。
正是由于有这样的矛盾存在,消费者也会主动从各个领域看到或听到关于智能家居的一些信息,在关于对智能家居预期的调查中,36.62%的网友表示现在的智能家居和预期完全不沾边,50.91%的网友表示现在的智能家居靠谱但仍低于预期,总计对智能家居现状表示不满的用户达到了87.53%,这其实是非常正常的现象,国内智能家居的发展本来就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加之一些厂商在新品上滥用智能之名,对用户造成了一定误导,才会产生这样的结果。


三、智能家居发展的几个阶段什么样的生活算智能家居呢?抛开比尔盖茨的智能豪宅和科幻电影中的场景,在调查中我们具体地列举了一些。
23.86%的网友认为智能家居就是可以用手机或电脑控制家电,如用手机控制空调温度,17.64%的网友认为智能家居就是家电可以和用户进行交互,如加湿器告诉用户房间太干自己启动了,19.02%的网友认为智能家居就是家电可以感应用户并自行设置,如电灯知道用户离开房间自动关闭,14.53%的网友认为智能家居就是不同家电之间可以共享用户数据,如床告诉空调用户太热已经出汗了,24.95%的网友认为智能家居就是家电可以学习用户的使用习惯并自我优化,如闹钟知道用户每天几点起床自动叫早。
实际上,这些场景都属于智能家居,只不过是各自属于不同的发展阶段。


智能家居的发展阶段可以从产品形态和控制方式两个大的维度来看,从不同维度看,智能家居都会有不同的发展阶段,我们将这几个维度割离开各自剖析一下,当然,智能家居在实际发展中这几个维度是混合在一起的。
1、从产品形态看智能家居的三个阶段从产品形态来看,智能家居的发展可以分为单品智能化、不同产品之间联动、系统化实现智能三个阶段。智能家居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功能,想要一上来就让科幻电影中的场景成为现实并普及开来,这是不现实的,比较现实的做法就是挑典型产品先实现智能化,逐一智能的产品之间不断进行联动,并带动不够智能的产品进化,最后才是系统化的铺设,将每个产品无缝接入进来,最终实现真正的智能家居。
1)第一阶段:单品智能化至于选哪些产品先实现单品智能呢?创业公司和家电企业会呈现从两端向中间走态势,创业公司优先选择小型家电产品,如插座、音响、电灯、摄像头等,而家电企业则优先选择大型家电产品,如电视、冰箱、洗衣机、空调等。在这个过程中显然家电企业会占一些优势,因为家居生活大家电产品是必不可少的,这是智能家居无法绕过去的,但对于创业公司来说,想做大家电几乎不现实,只能采用合作的方式来推进,阻碍较大,而家电企业做小型家电产品就会灵活得多,既可以自己拉团队做,也可以和第三方合作。
如何选择优先智能化的单品品类呢?我认为有两个原则,经常用得到,用户关注度高,另外一个原则是可以成为智能家居入口。在调查中,我们也列举了很多类家电产品,只有三类产品的占比超过10%,分别是电视、电灯和空调,而不足10%但超过5%的则有冰箱、洗衣机、净化器和摄像头,这可以作为一个参考依据。至于入口产品,指的是可以通过这个产品触及整个智能家居系统的产品,我们会在后面进行更详细的解读。


2)第二阶段:不同产品联动不同产品的联动是单品智能化之后进一步进化的结果,首先不同品类产品早数据上进行互通,在去年6月的时候Misfit和Pebble就达成了深度合作, Msifit将自家的算法嵌入到了Pebble的硬件设备中,在Pebble智能手表中,通过Misfit Pebble App就可以查看Misfit的数据,还能在成就榜中和朋友PK。同样在去年6月,Jawbone和Nest也达成合作,Jawbone UP24手环将能够与Nest恒温器进行数据互通,Nest则可以根据你的睡眠状态来自动调整室温。
不同品牌、不同品类产品之间会在数据上做更多的融合和交互,但这样的跨产品的数据互通和互动大多可能还是没办法自发地进行,只能人为去干涉,比如通过手环读取智能秤的数据,通过温控器读取手环的数据等。

3)第三阶段:系统化实现智能至于系统化实现智能现在看来可能就是比较科幻,这是跨产品数据互通和互动之后再进一步的结果,不同产品之间不仅可以进行数据互通,并且将这其转化为主动的行为,不需要用户再去认为干涉,比如智能床发现你太热出汗了,然后把这件事告诉了空调,空调就启动了,或者是抽油烟机发现油烟量太大,自己搞不定了,赶紧通知净化器,净化器就做好准备开始吸附PM2.5并除味。
系统化实现智能是建立在具备完善智能化单品以及智能产品可以实现跨品牌、跨品类互动前提下的,这需要智能家居中的所有产品运营在统一的平台之上,遵循着统一的标准,即便某一小部分产品使用独立的平台及标准,这些平台所依赖的子平台也应该可以无缝连接到整个智能家居的大平台上来。这也就意味着,目前已经切入智能家居领域的厂商,其实不需要太顾及自己的所遵循的标准会不会成为主流,自己是不是太封闭了,需不需要多拉一些大家电厂商实现无边界合作等等,只需要考虑自己这一套智能产品的网关设备是不是可以嫁接到未来的大平台上即可。
2、从控制方式看智能家居的四个阶段从控制方式来看,智能家居的发展可以分为手机控制、多种控制方式结合、感应式控制、系统自学习四个阶段。手机控制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控制方式,很多厂商在做智能产品的时候也是加一个WiFi模块,支持手机控制就称其为智能,实际上这是非常低级的智能,甚至都不能称之为智能。
1)第一阶段:手机控制对于很多产品来说,有手机控制未必比没手机控制智能,智能家居公司Viva Labs联合创始人兼CEO Henrik Holen曾专门撰文谈及了智能家居产品的设计,他表示,令人满意的智能家居产品应遵守四个原则:不求用户互动,让用户当家作主,改善产品以及替用户分忧。其中不求用户互动是非常重要的一点,Henrik Holen对此进行了进一步的解读,他表示,“积极的互动只是我们使用智能家居产品过程中的极小部分。在大多数时候,它们会在幕后工作,帮助我们开始舒适的生活,而不是吸引我们的注意力。”很多厂商将手机控制作为智能的必要条件,其实就是在强求用户控制,不仅没有给用户带来智能的感觉,反倒成了拖累。
2)第二阶段:多种控制方式结合智能家居产品的控制方式应该有很多,现在除了手机控制,已经出现了触控、语音、手势等多种控制方式,洗衣机、净化器等现在都出现了支持触摸控制的产品,语音控制则更多体现在电视、智能音箱等产品上,而手势控制在水杯、空调、音响上都有应用,至于独立的遥控器指的并不是家电自带的遥控器,而是独立的硬件按键,这样的独立遥控器优势在于通用性强,可以控制各种家电,且不需要手机一样开机解锁打开App一系列动作。
在调查中,愿意用手机或电脑控制家电的比例最高,达到28.87%,但语音控制只以微弱的劣势排在第二,实际比例也占到了28.44%,其他集中控制方式分布相对则比较均匀,可见网友对于更丰富的控制方式是非常期待的。


3)第三阶段:感应式控制手机控制也好,多种控制方式相结合也罢,都是人主动控制机器,理想化的智能家居应该更进一步,不需要用户去说我要打开空调或我要打开电视,智能家居系统应该能够感应用户的状态,进而对设备进行调整,做到无感化,智能家居才算初探门路。
真正的智能应该是看不见、感觉不到但又无处不在的,比如人来灯亮人走灯灭就比手机控制电灯的开关要智能得多,你在房间里的时候空调设置26摄氏度而你老妈在房间的时候空调自动调为28摄氏度就比手机调节温度要智能得多,把衣服放到洗衣机中按下开始按键就可以自动识别衣服的材质并选择最合适洗涤模式就比手机远程洗涤要智能得多。
当然要对使用者进行身份识别,需要先有身份ID,对于普通家庭而言,目前阶段通过摄像头采样进行人脸识别可能不太现实,但通过传感器的自动感知来辨识操作者是可行的,至于这个身份ID是手机、手表、手环还是植入体内的一个芯片抑或是其他,就还有待证明了。
4)第四阶段:系统自学习变被动为主动是智能家居必然的进化之路,目前实际上已经有厂商在尝试性地来实现,比如带着手环靠近电视,电视会识别到人离得太近,自动降低屏幕亮度或暂时将屏幕背光关闭以此达到保护人眼的目的。变被动为主动需要大量传感器的介入,温度传感器、亮度传感器、距离传感器、心率传感器等等,未来的智能家居可以说就是传感器组成的。在智能家居实现了主动自动化之后,才会真的给人带来智能的感觉。
3、现阶段厂商多以展示为主,消费者更愿体验单品正是由于智能家居有这样不同的发展阶段,导致企业和用户两端都有不同的应对方法。从企业角度来看现阶段推智能家居主要在概念层面,主要方式是建一些体验店,意在树立品牌形象,下一个阶段才是将产品全面智能化,并真正投入使用。
对于用户而言,目前的智能家居是不够成熟的,即便全面采用也不会有太理想的体验,因此在调查中,48.18%的网友表示目前愿意通过购买单品的方式来体验智能家居,39.15%的网友表示原因对家中某些局部进行小规模装修来体验智能家居,愿意对家居整体进行彻底重新装修的网友只占12.68%。但如果考虑到未来组件智能家居,就有66.54%的网友表示愿意从一开始装修就考虑家居的智能化问题了。
基于用户目前的认知,企业端短期的最佳做法也是在建立体验店宣传品牌配需市场的同时,多推一些小而美的单品,既有利于用户体验,也有利于企业自身快速进入智能家居的节奏,而从长远来看,轻量化的智能家居很难形成大的气候,调查中在未来仍坚持通过购买单品体验智能智能家居的网友只占33.46%,实际的数值可能比这个还要低,企业一定要将装修、布线等复杂、重度的智能家居产品纳入考量范围。
四、智能家居的问题1、缺乏高品质的系统解决方案目前国内乃至全球的智能家居产品现状基本差不多,并没有高品质的成体系的解决方案,在国内我们能看到不少所谓的智能家居解决方案,主要功能也集中在我们介绍过的温控、灯光、插座、窗帘等产品上,一般三室一厅的解决方案就要数万元,这还不包括装修的价格,可以说是又贵体验又差。智能家居是人们不断追求一个美好梦想,但是现在和过去以及相当一段时间未来一样,智能家居仍然饱受碎片化的困扰,缺乏高品质的解决方案和产品,也难以形成体系。
2、发展迟缓受五方面限制在去年夏天一次规模不大的交流会上,海信集团副总裁王志浩谈及了关于智能家居的一些思考,他认为,智能家居是家电的必经之路。王志浩表示,虽然海信目前还没有推出智能家居产品,但是海信在智能家居方面的探索却是从很早就开始了。2003年海信参与推出了闪联标准,2011年海信牵头成立了中智盟(中国智能多媒体终端技术联盟的简称),都是对智能家居的探索。
王志浩对海信此前在智能家居方面的探索进行了总结,认为海信在商业模式和产品技术方面均存在一些错误。在商业模式方面,王志浩认为海信此前的智能家居主要有三大错误,一是没有明确的盈利模式,造成产业无法持续发展;二是消费需求确实,无法让消费者真正受益,因此难以大幅提升产品销售;三是没有形成产业生态系统,应用开发合作伙伴缺失。
在产品技术方面,王志浩认为海信此前存在四大错误,一是技术标准不统一,难以形成无边界的系统方案;二是存在信息孤岛,应用受限;三是忽视了白电的技术进步;四是产品过于以人为中心,学习成本高,局限性强。
王志浩对海信智能家居探索的总结其实是非常典型的,从中不难看出,智能家居发展的阻碍主要有几个方面,第一是缺乏统一标准,第二是操作复杂,第三是成本较高,第四是智能功能不实用,第五是缺乏生态系统支撑。企业在智能家居的发展中遇到了这样的问题,那么用户在顾虑什么呢?调查显示,45.35%的网友在顾虑价格问题,担心智能家居太贵,24.49%的网友在顾虑实用性问题,担心智能家居不够智能,17.03%的网友在顾虑隐私问题,担心智能家居会泄露隐私,剩下的两个顾虑则占比相对较小,顾虑智能家居组建太费事占比5.26%,顾虑使用智能家居会被机器控制占比7.86%。


1)标准需统一,品牌无所谓对于智能家居标准的问题,在我们的调查中,65.36%的网友表示希望智能家居中可以使用统一的标准,但在被问到是否希望智能家居中全部家电都使用同一品牌时,53.63%的网友选择了是,选择的否的网友也达到了46.37%,这是一个比较均衡的选择,可见网友对智能家居品牌的统一性并不在意,相同或不同都能接受,但希望标准统一,这样智能家居的组建会更方便,也不会出现更多怪异的问题。
2)智能家居应无需学习有一个令我们比较意外的调查结果出现,在被问及你是否愿意花时间学习如何使用智能家居时,68.09%的网友选择了愿意,为了智能化值得,另外31.91%的网友则选择不愿意,表示智能家居应该无需学习,也许有人会说,智能家居这种高科技玩意是给年轻人准备的,在我看来,科技是为了给人带来方便,而不只是给年轻人带来方便,能让任何人都轻松上手的智能家居才是合格的智能家居,智能家居应该越来越简单,降低初次接触学习成本是必须要做的事情。
之所以调查中出现这样的结果,一个重要原因的超过95%的被调查用户对智能家居感兴趣,并且大部分用户把智能家居当然一个高大上的事情,而且相关企业在市场培育工作上有很多不足,智能家居在长达几十年内没有进展,导致用户的认知出现思维定式,认为智能家居就是这个样子。
3)价格会逐渐下降从调查中我们发现,网友对智能家居价格的接受度相当高,在不同的价格区间都有大量的支持者,10万元以上的支持率也有10.90%,可见从长远看,打造更彻底的智能家居是用户所期待也能接受的。不过,3万元以下的总支持率超过60%,可见想当时期内,轻量化的智能家居仍然会占据主流,处于3万-10万之间比例加起来只有不到14%,可见一些不上不下的方案可能不会受到太多的追捧。


4)实用性需着重考虑至于实用性的问题,是很多企业需要着重考虑的,以洗衣机为例,三星WW9000、卡萨帝净水云裳智能洗衣机都是很高档的智能洗衣机,三星WW9000配备5寸触控屏,支持和手机互联,但实际上,WW9000和手机连接之后,功能几乎就是这块显示屏的复制,远程可以实现洗衣功能,包括20余种洗涤模式的选择,并没有创造新的使用模式。卡萨帝净水云裳智能洗衣机在和手机连接之后所能做的操作,也无外乎选择洗涤模式、选择合适的程序等,洗涤完成之后,还可以继续智能烘干、抖散或者关机等,同样没有新的使用模式。卡萨帝的一位工程师曾私下表示,大家都在做家电智能化,洗衣机不加这么一个功能总让人觉得不是智能的,虽然自己也觉得没必要,最后迫于压力只好加了上去。
无论是洗衣机好、空气净化器也罢,都是家电智能化中的一些案例,不少厂商把联网就等同于智能,实际上不然,联网只是智能家居中的基础一步,真正的智能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单品智能化是整个智能家居进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如果单品智能化都难以实现,离真正的智能家居就会越走越远。
5)安全是个大问题一家名为proofpoint的企业安全公司相关数据还指出,2014年上半年全球有超过10万台物联网设备进行了发送垃圾电子邮件行为,这些物联网设备包括媒体播放器、智能电视,甚至还包括了一台冰箱。黑客们都将这种物联网设备的攻击称为“僵尸物联网”,每天有10万恶意邮件的攻击,且每天均有三次攻击高峰。IDC机构预测到2020年,将会有超过2000亿设备将被连接到网络上,而且这些“僵尸物联网”很难通过一般计算机使用的防病毒和防垃圾邮件软件程序来阻止,这将是一个非常严重的安全风险。

五、智能家居入口大战
对于智能家居而言,入口要有两个特质,一是便于触及到智能家居中其他的设备,二是便于收集更多的数据来分析用户习惯,第一个特质的目的是从入口设备控制其他设备,第二个特质的目的是通过分析用户习惯来实现进化。
1、智能路由器难成智能家居中心在调查中,也有高达85.33%的网友表示路由器会成为智能家居必不可少的部分,随着基于WiFi网络产品的增加,路由器所扮演的角色确实很重要,短时间来看,路由器也是智能家居建设的重要一环。
对于智能路由器可能会成为智能家居的中心的论调,其实我有一半的想法是认同的,认同的这一半原因在于智能家居中很多设备都需要联网,会存在数据交互,智能路由成为中心更为容易,我的另一半想法是未来的智能家居不能太复杂,很多时候设备是直接和控制器交互的,不需要经过路由。从长远来看,智能家居的拓扑结构可能并非中心式,而是分散式,智能路由器可能并不适合成为智能家居的中心。
1)智能路由份额小发展迟缓据易观数据显示,2014年第三季度智能路由的销量为58.7万台,相对于第二极度的54万台来说增长极为有限,品牌分布也没有大的变化。传统路由市场单季销量是千万台量级的,相比之下,智能路由器规模小得可怜,不仅在整个路由器市场不值一提,甚至比不上很多其他品牌智能单品的出货量,智能路由器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想成为智能家居的中心困难都相当大。
目前智能路由增长遇到的困难主要有三点,一是用户缺乏重复购买的动力,用户对路由器的需求中,稳定性以38%的比例排第一,转换速率、品牌、价格均超过10%,分列2、3、4位,但网友最重视的这些特性均与智能无关。有调查显示,已经购买路由器的用户中,仅有22.6%的用户有再次购买的计划,这对于智能路由的市场开拓将是非常大的阻力。二是,智能路由起步时间较晚,从中国智能路由市场AMC模型来看,智能路由分为探索期、市场启动期、高速发展期、应用成熟期几个阶段,整体规模的明显增加应该在2016年才会到来。三是智能路由厂商自己对产品的发展方向并不明了,智能路由份额最大的极路由,也是从苹果App Store加速器到翻墙工具再到今天强调上网必备工具,经过几次转变。
2)私有云存储将成重要一环值得一提的是,家庭私有云会有智能家居中比较重要的一环,越来越多的智能单品都对云存储有需求,家庭私有云的组建势在必行,调查中,85.64%的网友表示愿意足见私有云让智能家居更实用,这也是最能提前智能路由优势之处,不过目前也仅限于远程下载视频的阶段,并没能和更多的智能产品互动起来。
在传统路由厂商眼里,路由只是路由,但随着无线设备的迅猛增长,传统路由的市场依然很大,在智能路由厂商的眼里,路由不只是路由,它就是智能设备的网络平台,也是家庭网络的数据出口,还是智能家居的中枢。智能路由厂商在智能路由身上寄托了太多的期望,但这些可能都不是用户需要的,稳定、简单、易用,用户不仅需要智能路由如此,更希望所有路由如此。况且,随着智能家居的发展,不同智能产品之间也会出现互动,而且这种互动会逐渐增加,这样的智能产品直接互动是可以跨过路由的,也就意味着没有路由智能也一样存在,智能家居的拓扑结构越来越不是一个路由所能承载的。
3)智能路由器不可取代性较弱有未经证实的消息称,在上海电信和浙江电信开始推广内置无线路由的光纤猫之后,山东联通、河北联通、河南联通也计划向用户推广内置无线路由的光纤猫,并且已经经过的小面的试点,虽然说电信运营商推广的这些产品不会全部是智能路由,但现在的智能路由器徒有智能之名而只能做一些远程下载的操作,对于用户来说并非是刚需,有了带无线功能的一级路由,很少会有用户再去自行配制一个二级路由,还有消息称,电信运营商推广无线光纤猫的做法是把宽带账号密码写死在设备中,自购路由根本无法使用。
一旦电信运营商大面积推广内置无线路由的光纤猫,智能路由的未来将更加飘渺,我认为,在这种情况下,智能路由所要承载的智能家居的功能就会转移另外的产品上,这个产品很可能就是现在的电视盒。和智能路由相比,电视盒不具备的就是路由功能,其他功能都类似,这也是华为荣耀立方把路由和电视盒合二为一的重要原因,再如同方云罐在功能上与智能路由无二,甚至更为丰富,只是没有路由功能而已,因此如果有一天电视盒代替路由器演变成智能家居的重要一环我丝毫不会觉得意外。这样的消息不论真假,其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智能路由的不可替代性太弱,导致其难以在未来智能家居中扮演太重的戏份。
2、手机也难承载智能家居之重谈完智能路由我们开始切入正题谈智能家居的入口,现在各种智能硬件层出不穷,而最通用的做法就是做个app,将设备和手机连在一起,在手机端通过app来查看设备的状态,或者对设备进行控制。这种智能的实现方式最为常见。受此影响,设备商就会产生一种心态,以为智能家居所有产品都要和手机互联,那么手机自然而然就会成为智能家居的最佳载体。
在被问及如果选择一个产品作为智能家居入口,你倾向于哪个时,有49.76%网友选择手机或平板,这样的结果并不让人以为,因为如我们前面所言,家电产品网络化是智能家居的一个环节,这个环节是非常漫长的,我们目前正处于这个环节中,但我们要意识到的一点事,虽然我们身处其中,但跳出来看,这个环节只是智能家居漫长进化过程的一小步,不会永远存在。
除了这个答案之外,20.73%的网友选择智能手环或手表,8.35%的网友选择智能摄像头,5.09%的网友选择实体按键,4.44%的网友选择智能插座,3.67%的网友选择智能音箱,还有7.97%的网友对列举出来的这些类别都不满意,选择其他。


短期内手机会是智能家居最易实现的入口,但是长期来看,手机并不是一个理想的入口,原因有三。
一是智能家居不会只依赖于一块屏。二是手机控制无法带来最佳用户体验。三是数据融合让智能家居无中心化。
说到底,用智能手机来控制整个智能家居只是部分厂商一厢情愿的做法,智能家居谁做终端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给用户提供更便捷更无感的智能使用体验,智能手机要承载的内容已经太多太多,智能家居可能就是智能手机的无法承受之重,此外,智能家居是面向未来而非现在的产品,随着其不断进化,手机也可能不会是最佳的载体,除了手机之外,这个载体可能是智能插座、智能摄像头、智能音箱等等任何一个产品。
3、广电限制削弱智能电视入口地位在诸多的电视应用中,用户最青睐的仍然是视频类应用,广电的政策限制使得智能电视的功能一下子弱了很多,但电视厂商仍然不会放弃互联网视频进入电视大屏的想法,放弃这一想法就等于主动放弃了用户。电视厂商既要避开监管又要让互联网视频进入电视大屏,说起来也是挺难的,目前普遍的做法两种,一是从路由端发力,一是从手机端发力。
在曾经的调查中我们发现,85后、90后等年轻群体对电视并不看重,他们获取视频的方式多是手机或平板,即便有大屏需求,也是更倾向于投影等更大屏、更廉价的方案,而不是电视。而对于中老人用户群体来说,手机玩得并没有那么熟练,他们在操控电视的时候依然倾向于传统的遥控器,对于他们来说,人机交互的优化点应该在语音、体感等方面,而不是手机。电视遥控器确实需要优化,但不是扔掉或者用手机取代。
电视功能的弱化也使得其在智能家居中的入口地位颇为尴尬,但即便如此,还是有不少值得肯定的应用,如索尼电视的婴视宝功能,将摄像头和电视联动,摄像头的监控画面以画中画的形式显示在电视中,可以一边看电视一边监控。
4、插座是最简易的智能家居组建方案1)智能插座能做什么?远程控制+定时开关智能插座的功能大同小异,基本就是通过支持远程控制以及定时开关等功能,进而实现对家电产品的控制,让本来不智能的家电也支持远程控制以及定时开关。比较典型的应用是对空调、热水器、电灯等控制相对比较简单的产品进行远程控制,人还没到家室内已经达到合适的温度、热水器也烧好了热水回家即可洗澡等等。
2)智能控制器让插座可控性更强智能插座可以给用户带来比较基础化的智能体验,但如果深究,就会有人发现问题,智能插座这种产品的工作模式是一个插座控制一个产品,如远程开关空调、开关净化器都是可以实现的,但如果想打开空调后调整到某一温度或者打开电视后调到某一频道就似乎是很难实现的事情了。
5、智能音箱可成为语音控制入口和手机互动可能是智能音箱比较初级的层级,依靠语音控制等技术实现脱离手机的智能才是智能音箱比较高级的层级,还可能成为智能家居的重要入口。在和一些圈里人交流的时候,大家表示观点基本都是智能音箱门槛低,而且属于大家比较熟悉传统产品,容易做智能化改造,相对来说也是属于蓝海的市场。实际上在腾讯家电曾经一个关于智能音箱的调查中,有88%的网友表示对智能音箱感兴趣,比例相当高。
智能音箱能连接手机进行控制是基本的一步,还应具有以下特性:
多设备共用多音箱互动云端曲库具有开放接口
6、24小时运转有助智能摄像头重要性提升对于智能摄像头来说,其野心远不仅限于安防,这个产品的特殊性决定其既可能成为智能家居的中转站,也可能成为智能家居的新入口。
1)“看”和“听”两种方式实现基本监控需求2)真正无线、云端存储、人脸识别将成趋势
而在存储方面,传统的做法是本地存储,或者外接移动存储,再先进一点的,可以做到局域网内的私有云存储,但实际上不少摄像头都支持云端存储。
7、智能家居需要身份识别装置智能手环、智能手表以及硬件按键等产品属于同一大类产品,这类产品主要有两个作用,一个作用是遥控,另外一个作用是身份识别。
遥控是针对于采用独立按键的手环来说的,在软件的支持下通过这个按键可以实现遥控器的功能,比如一键开关灯泡、一键开关路由WiFi等,由于智能家居设备多采用同样的协议,因此这种遥控是可行的,已经有厂商做出了类似的demo,但是由于涉及到横跨多个品牌,这一功能还没有普遍出现在手环上。对于硬件按键类产品也是如此。
至于身份识别,在智能家居中是一个必要性比较高的问题,进阶的智能家居可以实现“无感化”的状态,家中智能化的设备可以自动感应用户的状态并进行反映,但这有一个前提,就是智能家居可以感应到用户并且区分不用的用户,这时就需要用户有一个身份标识。
8、强需求入口会逐渐取代弱需求入口我们总是将智能家居要做到无感化,当你回家的时候就一切准备好,但如果想做到这一点就要有一个身份识别的设备,现阶段有厂商将手机作为这个识别设备,比如猎豹空气净化器所做到的“到家自动开机”就是检测手机和净化器的连接才会启动,还有厂商将手环或者beacon设备作为身份识别装置,其问题在于便捷性和安全性。
未来智能家居产品会越来越多,但用户并不会因为产品品类的增加而悉数购买,对于用户来说,有些产品是强需求,有些产品是弱需求,最后在权衡的时候,强需求势必会取代弱需求。
考虑从什么样的产品切入的时候,除了要比较需求的强弱,还要考虑这个入口产品是放在哪里使用的,当用户倾向于采用区域智能化的方式来体验智能家居的时候,优先从用户需求最强烈的区域入手,效果会更明显。调查中关于“如果只能选择一处智能化,你最希望是哪里”的问题,客厅毫不意外地排在了第一位,占比达到40.84%,卧室以33.47%的比例紧随其后,其余占比比较高的还有厨房的14.94%,这三者加起来已经接近90%的份额,可见,客厅、卧室、厨房将成为一段时间内智能产品的主要战场,而如果想选择竞争压力相对较小的产品品类,则可以考虑从卫生间、书房、阳台、门厅等较为冷门的领域入手。



六、谁会在智能家居大战中胜出1、知名企业晕轮效应显现,创业公司机会多晕轮效应在智能家居领域再次应验,苹果虽然只是发布了一个HomeKit平台的雏形,却已经在智能家居领域获得了广泛认可。在腾讯家电的调查中, 高达17.08%的网友表示,提到智能家居会联想到苹果这一品牌,在苹果之后,三星凭借着9.97%的认知度超过谷歌的9.63%排名第二,苹果、三星、谷歌也构成了智能家居领域品牌认知的前三甲。
海尔以7.75%的认知度排在了第四,作为国内白电第一品牌,海尔在品牌认知方面颇具优势,2014年海尔也把“智慧家庭”作为了集团的重点,随着内部小微企业的崛起和对外合作的扩展,不仅U+平台有了长足发展,还推动海尔在智能家居领域认知度攀升。
对于一些创业型硬件企业而言,智能家居领域充满机遇,据奥维咨询数据预测,至2020年我国智能家电生态产值将突破10000亿元,而调查也显示,除了我们列举的大型企业,有6.89%的网友表示提到智能家居会联想到不在列的其他品牌,这正是初创企业的机会所在。腾讯家电的调查中还问及“什么样的公司更有希望胜出”,其中31.93%的网友选择了创业公司,远超过传统家电企业的14.39%,可见,在网友心目中,目前体量的大小并不是判断未来胜负的标准,想法才是,只要有想法,消费者就会买单,而传统家电企业如果固步自封,随着智能家居的快速崛起,也会被消费者遗弃。



2、赢得消费者不仅仅要做产品,还要经营文化我们如果换一个角度看这个问题,从公司特质角度剖析什么样的公司在智能家居中会胜出,会发现消费者的要求其实非常分散,虽说知名品牌在智能家居发展过程中会通过晕轮效应影响到消费者,但到了实际选择阶段,“非常知名”这一选项只占了7.77%,占比比较高的几个包括“产品创意十足”占比23.16%,“从产品能感觉到人文关怀”占比17.34%,“公司有可持续发展的前景”占比15.45%,“有很多人在用”占比12.62%,“美誉度高”占比12.18%。


3、智能家居市场急不得,从业者各取所需智能家居领域有很多环节,有平台、组件、系统及应用、中间件、芯片、硬件、渠道等等,对于从业者而言,可以从其中的任意环节切入,但对于消费者而言,接触更多的则是渠道和硬件单品,如果想更接近消费者,无疑应该硬件单品、渠道或解决方案来切入。
而在智能家居领域,数量最多则是硬件品牌厂商,这些企业所推出的产品将成为智能家居消费者切实体验的产品。强大如苹果,在智能家居市场也放弃了一贯的封闭策略,从一开始就以开放的姿态与其他品牌合作,因此在智能家居中最要不得的就是封闭,用户需要是自由无边界的体验,封闭的系统在发展初期可能不会显露出弊端,随着发展会越来越艰难。
智能家居是一个急不得的市场,毕竟现在这个产业的发展才是万里长征第一步而已,如果急于获得消费者认同,由于产品体验跟不上,会对消费者的认知造成伤害,后期需要花费更大的经历来弥补。
不久前有新闻报道某某高校中学霸宿舍已经实现了智能家居,可以做到灯光亮度自己调节,雨天自动关窗等等,然后就有人吐槽称,连学生都能做出这么有意思的东西,智能家居领域这么多从业者都在干什么呢?实际上,智能家居发展初期更多关注的是功能上的有没有,而不会去更多关注品牌和体验,比如能实现灯光亮度随意调节对很多人而言就是有意思的,但鲜有人关注灯光亮度是如何调节的,以及调节过程的体验如何。而随着智能家居的发展,消费者才会更关注某些功能有没有用处,实际体验如何。
在这样的一个市场中,大企业着眼更为长远,看中的是未来的布局和可持续发展,因此会让人觉得动作比较慢,甚至比较上一些创业者,而创业者们多数没有任何包袱,更看重眼前,走一步看一步,虽难以从长远去布局和规划,但动作会比较快,在产品端也能更灵活相应。智能家居市场,有人图个乐,有人浑水摸鱼,也有人着眼将来,目标不同,具体做法也大不相同。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深度剖析智能家居:你的一手好棋,怎么跟巨头一起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