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难统一 智能手机都长一个样儿好吗?
为什么智能手机不能个性化定制?篮球鞋、手机、电脑、汽车......这些消费品应该是每一个男生成长的过程中,都会经历的几个阶段性、标志性产品,我也不例外。如果说篮球鞋代表了学生时代,那么手机、电脑、汽车,几乎会伴随我们的一生,只是更换的频率不同罢了。然而,当我们在选择这些不同行业的产品时,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手机和电脑、汽车两个行业存在一个本质的差别——非标准化。如果手机算是非标准化的产品,那么什么叫标准化?手机能不能标准化?标准化的智能手机又是个什么样子?欢迎大家踊跃留言分享你的见解。
智能手机都长一个样儿好吗? 综合百度百科与维基百科的解释,我们认为:标准化是一个过程,是一个制定技术标准并就其达成一致意见的过程,是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以这个定义来审视电脑和汽车行业的话,此二者已经完成了标准化,其产品也已经是标准化的产物。汽车的机械化程度比较高,但即便是不同品牌不同类型的汽车,也要遵循统一的技术指标、达到统一的安全性要求;电脑就更是如此,你可以用一张光盘给任何一台PC装Windows系统(当然我们不鼓励盗版),这都是标准化的体现。但手机行业不行,因为它不符合标准化关于兼容性、可交换性、共同特性的要求。
手机SIM卡违背了可交换性(图片来自isjhs) 你很难想象如同给PC装Windows系统一样,也给手机装一个Android系统,或许类似的刷机视频、教程并不鲜见,但毕竟并非人人都是极客,更何况不同品牌的不同手机,使用着不同芯片厂商的产品,有着迥异的UI界面,背后更“隐藏着”看不见的技术优化。最显而易见的事实:玩Android智能手机的人,习惯了同一个游戏针对不同芯片有着不同的资料包;部分App的升级对系统版本有要求;不同品牌的手机拥有相同的硬件,但性能、体验千差万别......以上无论是兼容性、可交换性,还是共同特性,全都违背了标准化的原则。
金属触点各不相同的废弃电池,同样严重危及环境(图片来自新浪科技) 既然PC和汽车都能够标准化,为什么手机却不行呢?我们回忆一下,曾经推广过个性化定制手机是否有过先例。HTC和MOTO都有过类似的尝试,且不论结果如何,我们可以看看这些所谓可定制化的局限性。如果一款手机只能够选择机身配色,只能够选择薄电、厚电,这算是哪门子的定制?好吧,退一步说,我们不要求个性化定制,只要提供几个不同配置的选项总可以吧?很遗憾,答案依然是:No!手机自身的属性,以及目前的产业形势,注定了智能手机极难实现标准化。
产品:Lumia 1320 诺基亚 手机 手机和PC、汽车行业有什么区别?
为什么说“智能手机极难实现标准化”?要回答这个问题,正向思维有点困难,或者说解释起来比较繁琐,也没人愿意看,我们不妨用逆向思维,假设一下:如果智能手机要实现标准化,会遇到哪些困难,如果这些潜在的问题确实难以在短时间内得到解决,即假设不成立,我们的疑惑也就迎刃而解了。 1.骁龙芯片固然强大,但能够一统江湖吗? 2.开发一个手机ROM并非易事,更何况还有更麻烦的优化、升级。 3.如果智能手机跟电脑一样也DIY了,这个产业也就到头了。 上面列出的三个问题很直接,也是跟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也是最能说明问题的。眼下最强的手机处理器绝对是骁龙800,这一点毋庸置疑,当然我们聊的是综合实力,或者说是适用于手机的最佳解决方案。但手机芯片产业不是Intel主宰桌面级处理器的PC产业,纵然是有ARM在统一内核架构,各种微架构仍层出不穷。说白了,手机是一个功能综合体,高度的集成化考验的是综合实力,而不是桌面级的单纯计算能力,这就好比奥运会只有单项冠军,从没听说过综合实力第一名一样的道理。
手机是一个功能综合体,高度的集成化考验的是综合实力(图片来自qkzz.net) 罗永浩的锤子ROM似乎已经快被人们淡忘了,MIUI V5即便普及程度再高,同样还是得听命于谷歌Android,这还仅仅是二次开发。新的ROM开发好了,距离开放下载还有很长一段时间需要用来测试、修正。上百人的团队维护着MIUI,负责三星GALAXY系列智能手机固件的人数只多不少,没有这样的投入,是不会有什么像样的成果的。
手机可能永远看不到这样同一款车型不同配置的导购文章(图片来自爱卡汽车) 任何行业在处于百花齐放的阶段,都是朝阳产业,可一旦统一化之后,离夕阳产业就不远了。北京中关村地区大型卖场的关门、商家的倒闭,已经证明了PC市场的衰落。欧美、日韩汽车企业的倒闭、并购、品牌出售,也是鲜活的事实。中国大陆的情况比较特殊,并不具备可参考性。手机之所以能够保持上升的势头,一方面是智能手机尚不及PC行业有资历,更谈不上跟汽车行业相提并论,另一方面最主要的因素,仍然是智能手机拥有其它行业无法比拟的整合性,当这块大蛋糕还很有得赚的时候,没人会愿意放下身段去寻求互通有无的。
产品:Lumia 1520 诺基亚 手机 标准化的智能手机长什么样儿?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前前后后不知道炒了多久的手机数据接口标准化的事情,直到今天也没个结果,苹果iPhone5s、iPhone5c依旧我行我素,更有厂商直接将USB3.0搬到手机上来。很简单的一件事,恰恰证明了智能手机难以统一这个不争的事实。 今天我们到各大卖场去买手机,会见到形形色色许多种不重样的产品,选择范围大得没边儿,即便你有严格的花钱预算,也很难避免挑花眼。如果你想要大屏手机,就有大屏手机;如果你喜欢小屏幕,就有mini版;如果你想要性能强,就有四核、八核供你选择。但是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你喜欢某一款手机的外形,但并不需要超强的性能,而你又对拍照情有独钟、希望摄像头像素值高一点、最好还能实时美肤,于是看似选择颇多的手机卖场,竟一下子满足不了你的需求了。
手机的数据接口至今仍没有统一(图片来自chinaitlab) 这个时候,如果智能手机是一个标准化程度很高的产业,那么我们就可以像攒一台电脑一样攒一部手机,想要四核就买骁龙600、骁龙800、Tegra4、Exynos5,追求摄影就选个4100w像素镜头,不喜欢安卓就刷个iOS7......听上去真的很美好,但这样可行吗?当然不可行!至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不可能实现的。
图片虽然略显夸张,但却彰显了手机之于人们生活的关系(图片来自jfdaily) 首先,手机是一件私人的、能够体现个体差异化的产品,标准化会抹杀这种差异化;其次,打造一部手机不是逛超市、搭积木,单纯的硬件堆砌换不来优质的体验;最关键的是,智能手机扮演的是一个“终结者”的角色,它的功能越多,对于其它行业来说威胁性就越大,但是又没有谁能够取代手机与人每天24个小时的亲密接触。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每个这样的个体都有着差异化的需求,整齐划一的产品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喜好,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又何必强求手机的标准化呢? 如果手机产业真的迎来标准化的那一天,除非是有新形态的产品取代了手机的地位,亦或是手机产业自身的演进完成了自我终结,否则手机的标准化就永远不会实现。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