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把大数据理论与经典宗旨结合
新华网北京10月20日电(记者 王晓洁 郭宇靖 曹凯) 随着群众路线被重申,中共正把西方兴起的“大数据”理论与经典的“为人民服务”宗旨结合起来,改善它的作风,转变政府职能。这样一来,对于诸如从事实时交通信息服务软件开发的王川久这样的人来说,大数据就意味着实实在在的红利。
“以前我们需要向其他地图企业购买数据,而现在北京市政府推出了大数据平台,公开了部分公交数据,我们就不用每种数据都花钱买了,数据源也更加权威。”身为私营企业北京九州联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兼总经理的王川久说。
他提到的数据平台是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去年测试推出的北京市政务数据资源网。王川久的公司正试图借助这一平台开发公交出行应用,提供公交车到站信息查询服务。由于政府数据资源网公开了这些数据,他的公司一年节省了数百万元费用。
大数据是近年在互联网信息技术行业的流行词汇。它指的是对规模巨大的资料量进行专业化撷取、管理和处理,使之成为帮助企业和社会发展的有效资讯。有统计说,目前世界上90%的数据是最近几年才产生的。
谈及开发数据平台的初衷,北京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称,信息化不断提速对政府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数据挖掘已成为重要的商业创新力量,但如今大量数据都为政府部门掌握甚至垄断。企业如果希望开发和利用数据,就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所以我们需要将不同的数据整理好,开放给社会利用,创造更多价值。”这位负责人表示。
这一数据资源平台试运行一年来,已上线公布了400余个数据包,涵盖旅游、教育、交通、医疗等门类。网站正面向社会征集地理信息和健康管理方面的应用,已有十几家企业主动联系经信委,希望利用并开发数据。
如今,在世界很多地方,政府数据公开已被视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动力。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的一站通网站公布了人口、水资源、空气污染、实时交通、食物与卫生等12大类、上百个动态更新的数据集。其中,交通信息被市场广泛利用,衍生出多个智能交通应用程序。
“未来数据将会像土地、石油和资本一样,成为经济运行中的根本性资源。”美国数据专家维克托·迈尔·舍恩伯在《大数据时代》一书中说。
正因为看好数据红利,包括北京在内的中国各地政府,纷纷探索“大数据”惠民之道。
浙江省交通运输厅今年宣布,将大数据引入交通管理,助力道路治堵;上海市科委发布了推进大数据研究与发展的三年行动计划,在医疗卫生、食品安全、智慧交通等领域探索交互共享、一体化的服务模式;广东则于去年底率先起草了实施大数据战略的工作方案。
然而,各地跃跃欲试的背后,问题也不容忽视。北京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坦言,建立大数据平台的过程中,一大困难就是有些部门不愿公开数据,导致数据封闭、“沉睡”,无法被社会开发利用。
王川久就被这一难题所困扰。他的公司希望获得完备的公共汽车行驶信息,但有关部门目前还未能提供。
历史形成的信息分散在各部门的“割据”局面也阻碍了数据的开发利用。此外,一些政府部门还常以“保密”“不宜公开”为由拒绝提供和分享信息。
对此,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推进司副司长董宝青表示,部门的“信息垄断”必须打破。
他说:“数据开放不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意识问题,要求政府有服务的意识和态度。”如今,一些政府部门不愿意公开数据,或是因为“权力”意识大于“服务”意识造成;或是由于“懒政”,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政府不应该以各种理由敷衍各界要求的信息开放,而应该明确信息的公开范围,划清保密信息、商业公开信息、免费公开信息、义务公开信息之间的界限。”他说。
董宝青建议,为促进大数据惠民,国家层面应尽快出台相关的顶层设计方案,协调数据的开放与利用。
国务院15日发布了一份关于政府信息公开的意见。这对于大数据的开发利用无疑是一大利好消息。
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指出,信息公开是电子政务的灵魂,更是信息时代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契机。“政府必须以服务大众的态度跟上时代的步伐、促进社会的全方位进步,而不能成为发展道路上的绊脚石。”
页:
[1]